WC2025游记
one_zero_two_zero
·
·
生活·游记
职业生涯第一场国赛,冲!
day 1
上午在学校听课。期末考试坠机了。
化学课开溜去高铁站,14点到绍兴。然后来了龙山书院。
宿舍太强大了。
晚上开幕式,旁边是 cjy,看 dzd 见政。
不过感觉讲的不错,我第一次听 dzd 讲话。
day 2
早上去听 zak 讲课!!!
我拿到了周康阳的签名,而且我还是第一批上去要的,所以和他握了手。勇敢的人有螃蟹吃。
下午是 sjy 讲课,他的签名我也要了。
(我发现我们宿舍逃课仙人啊,好像每节课都有人逃课)
day 3
其实 day3 讲了啥我到现在已经快忘了,不过能和那么多朋友在一起超级开心!
晚上吃完饭去领密码条。当然密码条上没有密码。
我宿 \rm JS-01,JS-02,JS-36,JS-37,毫无疑问我就是那个 37,zyz 和 lyx 太强了。
day 4
不是我起得最早的一次,但是是我们宿舍起的最早的一次,毕竟他们人均上课后起床。(应该是的)
赛前
早上 7:40 去操场集合,我们旁边几个省份人都好少,左边有一个超级长的省一看就是浙江,太超模了。
一起出学校去隔了一条路的考场,我感觉我们一群人给路口堵了 inf 分钟,要是有辆红温的车明年 \rm NOI 均分 -20。
这个比赛有 1h 的试机,发了 \rm NOIP 2024 的题目,这次 20min 写掉了 edit,然后大战 assign 20min 没写出来,试机结束了。
居然把我们赶出来,太过分了,在外面和同学聊了一会儿天就进去了。
真高级!居然还发牌子,“如需去卫生间,请举此牌”,就是比省赛区的比赛高级。
临时发密码条,我的密码是 pedptp
,非常顺口我就背下来了。
赛时
有纸质版题面,我直接拿的纸质版看。
最开始看 T1 没什么大的思路,结合去年的题目认识到应该不难。
随后发现了本题最关键的一个条件:a_i,b_i\lt m,也就是说一个猫一定刚刚好吃两个。
随后证明了一定是先吃 1优质+1普通,然后吃 2普通,最后吃 2优质。如果这样还不行就是无解。
很快写出了前两种,第三种需要考虑一下,由于优质猫粮随机给,所以只有可能剩下一种或者两个优质猫粮才可以,T1 用时 33min 写完。交到自测软件过了,居然是 20 个点的完整版数据,出题人万岁!
讲实话这是我正赛考场有史以来写的最快的 T1(除了普及组),甚至比两年 \rm NOIP 的签到都快。
看到 T2 心态崩了。
最绝望的死法是什么?
就是你清晰地记得你做过这道题,并且你甚至看过题解,但是你想不起来了。赛后证明我没记错,洛谷 \rm NOIP 计划第 4 场 T3 代码搬过来交直接第一问 50 分拿满。
只能自己凑做法了。凑错了一百万次。
看过题解还是有用,所以我确定这道题做法是贪心,直接开贪。
一时间没想出来(其实是写挂了),只拿了第一个点 4pts,去看了 T3。
我会做 T3 的 b_i 全正部分分!好像就前几场 cf 的一题,不难发现最优解一定在某个 a_i 处取,取大即可,5pts 到手。
自测了一下,目前得分 109,用时 1h37min。(每错刚刚那些东西我写了一小时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办到的)
估错了 T3 难度,感觉不可做,所以继续干 T2。发现 T2 完全支持 O(n\log a_i) 的复杂度,所以改成递归,更加好写。依然写挂了很多次,可能是策略问题。
中途还想过冲特殊性质 A,然后一直挂,感觉是全相同且 n 奇数挂了,去改。
在 2h20min 时 T2 拿到了 16pts。随后改到了 22。
此时发现了两个特别魔怔的东西:
把某些东西删了重新写了一下,为什么它突然对了????在 2h42min T2 拿到 44pts。
但是直到现在我既不知道她为什么错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对,总之它拿了 44。
发现我的代码可以得出一组结束后的 a 数组,这样两两作差其实可以直接得出一组构造,于是我又拿下了 m=1,在 2h51min 得到了 155pts 的高分,其中 T2 50,这也是我 T2 最终得分。
但是我 T2 想在争取一点,我私以为和去年一样争取一个将近 200 的分数说不定能 Ag。我想过搜索一组解(不是搜索值域,是对答案序列全排列来构造),但是好像少了。我挺后悔在比赛最后时间把它删掉的,因为 zyz 的搜索好像在最终数据中是能拿分的。
于是我又这么浪费了 1h,我以为我要 155 收场了。
但是很幸运,我考试的最后一小时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T3 是 dp!!!!!!
因为之前一直想着往两边拓展这是非常难想而且时间复杂度压不下来的。重新转换思路,变成一定是从最左到某个点,因为不难发现我之所以要去打 b_i 为负数的点就是因为我可以把一次攻击往右传。(就是扩展某些攻击,一旦一个格子攻击次数变小那变小的就一点不可能往右传了)
这样 dp_{i,j} 表示到第 i 个格子攻击了 j 次的最大代价。
从 dp_{i-1,k} 转移是好写的,这样我们就算有了时间复杂度 O(\sum{n} \cdot \left(a_i\right)^2) 的做法,但是很显然这拿不了任何分。
发现其实是前后缀 max,优化后就可以拿到 20 分。
当然我码力不行这一步其实调了将近 20min,包括清空的问题。值得一题我 \rm NOIP 2023 天天爱打卡是把清零清成了最小值,这次是把清成最小值清零,没有一次对的。
在 4h26min 的时候我在 T3 拿到了 20pts,总得分 170。
其实没有了 a_i\le 5000 的性质无非就是加一个离散化,我很快写完了,交上去,5pts ??!
测大样例,在 73 组询问挂了,花了三分钟发现它在 743 行,通过大量的研究,我在考试结束前 20min 知道为什么了。
在我的原作法中只离散化了 0 和 a_i,因为我以为只有这些点是有意义的。但事实上对于 b_i 为负的点,还要考虑 a_i-1,加上了这个后,我在比赛 4h48min 在 T3 拿到了 40pts,总得分 190。
我感觉 T3 挺像天天爱打卡的,是不是可以线段树优化,但反正不是最后时间能写出来的,于是再去看看 T2。
我在最后两分钟发现前面小值域的部分是可以动态规划算方案数的!来不及写了,遗憾退场。
自测分数 100+50+40=190。
本场考试一共举了三次厕所牌并吃完了发的所有东西。
赛后
T3 怎么人均都过了,早知道不在 T2 浪费两个小时了。
其实做过 T2 原的人基本上也都没写出来,我能记得有这道题都算好的了。
紧急吃了个午饭,虽然不是非常有心情吃,但是第一次打成这样确实不错了。
然后再回去查分,正式分数 100+50+40=190,目前正赛依然保持 0 挂分,继续努力。(不过这个赛制也不太可能挂分)
感觉还是很可惜的,明明有这么多机会上 200,看来模拟赛题还是没有进脑子。
听了讲评,好快啊,谁能听懂。
文艺汇演 & 碎碎念
感觉文艺汇演还是不错的,那个相声太抽象了。
听 zyz 弹钢琴,好听。
后面的歌感觉好激动人心,虽然我根本听不懂日文。
这个时候我在刷学校官微关于之前张好风的文章,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的背景桌面一直用的是 \rm NOI 的考场,可能因为我很想去的缘故,它和我们今天的考场好像啊。
其实无非不就梦想能在这样的地方和这么多厉害的选手用 ccf 的神秘小科技打一场比赛。今天不是实现了吗。好像是真的,实现了。
我终究是要学 whk 要高考,OI 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爱好,这样似乎也就够了。能有这样的经历,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如果此生注定没给我足够的时间去冲 \rm NOI,那这就是我的国决。
好开心。
别问为什么这一天写怎么清楚,因为只有这一天不是结束后补的。
day 5
凌晨在和舍友打 cf。
怎么都这么强,我最后 F1 没调出来,早上起来发现 B 被卡了,崩溃了。
不过居然这样都能上分,cf 1682。
早上去学随机化,感觉有点抽象,听不懂,上了 2h 倒闭了,遂逃回宿舍。
中午成绩出了,群里线也出了。
但是好像 $194$ 能有金钩啊???!哎,$4$ 分抱憾终身了。($\rm apio$ 整回来)
## day 6
稀疏图上更快的单元最短路算法,没听懂,但是我只感觉 dijkstra 真的强,各种算法都要用。
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感觉今天的两个老师都好有气质。当然这不影响我没听课,我下午和 cjy 一起打单机游戏打了 $2h$,他教了我很多攻略,真好玩。
## day 7
凌晨打 cf,破防了,D 想复杂了然后 $1h$ 没调出来,感觉要下大分了。
当然最后看了一眼 cf 居然上分了。不过这也合理,毕竟我感觉全世界 cf 都上 $2000$ 了就我还在 $1500$。现在是最高:$1702$。
早上去看国家队答辩,其实我很认真的看了(rk6 极限补论文好闪),我感觉很荣幸,因为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并且在 $12:15$ 我真的成功见证了历史。
下午闭幕式,人生高光时刻!!!上台领奖。
可能觉得拿个铜牌有啥好高光的,但是这是我的第一次国赛,我很满足。而且我觉得我可能是里面少数没有停课的选手。
想起 $30$ 个月以前,刚学 C++ 三天的我被人嘲笑,我当时什么都没说,我想现在站在领奖台上的我也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想起 $16$ 个月以前,我写了三十多页的初赛复习资料,就是为了过普及组的初赛而已,谁知道从那时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我接触 C++ 到 $\rm NOIP$ 一等用了 $16$ 个月,从我第一次上机到今天也用了 $16$ 个月,我想挺巧的,希望又是哪个 $16$ 个月时,我能有新的突破。
我觉得杜子德主席在闭幕式上说的很好,难道没得奖的就不成功吗?这注定会成为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也一再向着自己强调,我不为了任何功利的理由打信奥赛,只是因为我喜欢,所以我相信我能坚持自己的诺言,打到高三最后一场有资格参加的比赛(可能是 $\rm NOIP2026$ 也有可能是 $\rm WC2027$ 啥的吧),然后昂首挺胸地在最后写下“退役”那两个字。
## 后记
希望我能去 $\rm APIO$,再和朋友们见一见。
当然,这篇文章后面写完的时候,我已经在东京了。其实原则上闭幕式结束后 $24$ 小时我就在日本了。我感觉无论去到哪里,人生还是要多体验,这才算是一个精彩的人生嘛。
~~所以这就是我不写作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