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 2024 游记

· · 生活·游记

前言:CSP 2024 游记

大概是最后一次了。

为什么专栏不能置顶?我好想念洛谷博客啊。

状态

-136 +2200 -2000

CSP 2024:100 + 100 + 20 + 0 = 220。

10/29 右脚韧带撕裂。现石膏已拆。不能走路。需要轮椅。

11/28 Day -2

调一道绿题调了两节课,没调出来。

感觉不够自信。我要找回自信!!!

11/29 Day -1

中午出发。

下午打 Arcaea。打蛋挞林 Present,二见碰上了极小概率事件 +00'000'000,三见上了花紫。

晚饭依然在外婆家 GRANDMA'S HOUSE 吃,开了两个圆桌。最开始感觉这个菜严重不如上一次,后来得知上菜上错了,高二高三桌的几个菜都上给高一那桌了。总体感觉还是很不错!

晚上打 Arcaea。和 xhgua Link Play,虽然基本都被打爆了,但是还是很开心!Link Play 真的太好玩啦!

晚上 10:00 华狗手机被他爸收了,然后他就开了电视随便开了一部国漫,这个搞笑程度真没的说了,纯粹的笑料。华狗:这是我 NOIP 找到的最有意思的事。

11:00 左右睡了。没有睡不着。

11/30 Day 0

早上 5:50 听到有电话铃,被吓坏了。华狗还说这不是电话铃,让我赶紧确认一下。找到声源后才知道这是酒店的叫醒服务,海波怎么想到订在这个时间的?

6:10 起床,6:40 左右去吃饭,结果早餐厅还没开门,门口的长桌做了一圈 wlzx,非常搞笑。怕考场上厕所,早餐吃的很简单。

7:40 左右进杭师大。坐在轮椅上拍了 wlzx 合影与信友队 2023 怀旧服 4 人合影。这无疑将成为难忘的回忆。

8:00 进场。看了下题目名,edit 看上去是字符串,assignquery 看上去是数据结构,traverse 不认识,总不能两道数据结构吧?

压缩包密码是 Forget#,题目密码是 memory@2107。这里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我完全忘记了有 @ 这个特殊字符,所以我输的是 memoryat2107,还举手问了监考老师,有点搞笑。

8:30 开考。先打缺省源。

开题。T1 看了一眼不太会做。T2 怎么又是什么变量?怎么还是计数?这个题是模仿 2021 和 2023 年这两道我(相对总体水平相近的选手)最写不来的 T2 吗?T3 咋这么多大样例?T4 是树论,看上去是我很喜欢的题目类型,而且暴力分好像很多。

遂先写 T4 暴力。先无脑打了树剖 + ST 表求区间 LCA,怀疑了 MLE 的可能性,结果空间 1024MB,就放心了。打完发现我怎么只会 n^4\log n 做法???想了一下预处理啥的,结果怎么还是立方对数做法?瞄了一眼题目发现要求的是 \max,我以为是求 \sum,byd。5min 写完平方对数暴力过了前两个大样例,后两个大样例居然 RE 了,不过没管。看了下特殊性质,k=r-l+1 不就纯纯送?这个链不就是纯纯的序列 DS,但是有这么多部分分说明它确实足够难,经验告诉我可能可以对 k 根号分治,但是 n\sqrt n(大概还带个 \log)好像也过不去 5e5 啊,还是不敢做。算了下发现 32 分了,不算多但也不算少,ST 表 LCA 似乎也不是很普及的东西,就扔了。这个时候 9:00 出头。

然后开 T1。读了题没有一眼秒,就想先打个暴力(为啥会这么想?),结果暴力挂了?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不过 T1 我是不可能拿到省一的。又仔细地读了一遍题,感觉直接贪心就是对的!先算 00 的贡献并删掉,然后优先满足所有的 0,最后考虑 11 的情况,随便搞一下就行。但是感觉细节很多......写完过不去大样例,静态差错查改了几个 typo,但还是过不去大样例。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写了 1h T1 了,我决定上对拍。用 n=6 的数据把正解和特殊性质拍,发现我的代码会把两个中间被 00 隔开的连续 1 段拼起来(因为我是先删 00 再求连续 1 段),赶紧修修修,结果还是过不去大样例。继续拍又拍出错了,发现是删 0 前后下标会变,还要类似离散化一下,修完这个错终于过大样例了,对拍也拍不出错,我长舒一口气。这个时候已经 11:30 多了,也就是说我 T1 写了 2.5h!

还剩下 1.5h,这个 T1 爆杀词典,这个 T4 爆杀天天爱打卡,感觉老老实实把 T2 T3 暴力打完差不多就一等了。

读 T2。发现和去年的 T2 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但是毕竟只剩 1.5h 了几乎就没有实质地思考这题,老老实实写了 n=12,m=12,v=2 的指数暴力,m=1 和特殊性质 A 的组合数学做法,发现居然有 60 分!这个时候没剩多少时间了就把这题扔了。

读 T3。一点思路都没有,指数暴力都不会写。遂看特殊性质。这链咋只有一个点,我直接看大样例,原来输出全是 1 啊。这菊花图有整整三个点,这不就简单组合数学吗,直接过过过。

还剩 15min。算分数。100 + 60 + 40 + 32 = 232,居然这么高?然后发现我 T3 的暴力还没打,只有 16。那就是 100 + 60 + 16 + 32 = 208,和去年 zqr 一样。

给四道题都重新测了下大样例。这个时候看到 T4 在大样例 3 & 4 会 RE 就警觉了,因为我的代码并不会出现什么越界的情况。静态查不出错,然后发现我好像没开栈。加了 -Wl,--stack=512000000 之后就没有 RE 了。

跳跃出场。估分:

100 + 60 + 16 + 32 = 208

出场时我对我的成绩是满意的。但是当我得知 zr 和 czy 说 T1 简单,T2 是简单数学题时我便感到了很严重的不平衡。

还有很多出场的反差就不列举了,总体感觉高二有反向区分的趋势。在与我水平相近的群体中,有 T1 代码 2k- 30min- 调完的,也有 T1 调 3h+ 都没写出来的;有数学期中考倒数两名过 T2 的,也有能去高联写不出 T2 的。

回家的路上开了风暴的 Present。

关于 NOIP 2024 的正赛就到此为止了。

我觉得我有省一。

出分前写的感言:

正所谓流年似水,岁月如歌。OIers 的更新换代实在是太迅速了。总感觉不久前我还是作为 wzOI 主力的高一 OIer。且看我校已退役的 OIers,我们还能说出他们当中几个人的名字呢?我们的下一届、下下届又还能说出他们当中几个人的名字呢?等到我们高中毕业,大学毕业,wzOI 202X 的学弟(学妹)们,有还会有几个人,或者还有没有人记得我们的名字?我们又还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点点滴滴在我的脑海中也中间变的模糊,一些细节都已经回想不起来了。有时,我甚至会觉得,那些集训的日子,那些在机房奋战的晚自习,那些星期六下午,都不过是一场梦——因为时间遥远而显得那么不真实。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这些时光都是我所亲身经历过的。

事实上,即使是在 11.30 下午 12:59,退役 这个词在我脑中都仅仅只是一个虚想的状态。我总是觉得:我依然是竞赛生。当我跳出考场,坐上轮椅被推出杭师大,听着周围的人们激动或悲伤地讨论今年的题目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 OI 生涯真的已经结束了。出了这个校门,便再也回不去了——一切的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那些花一天调一道题的日子,那些偷偷跑过来训练的晚自习,那些切屏看手元的划水时间,全部,都不可能再有了。

我哭了。

在杭师大宿舍打的,那怎么是牌啊?

休息时间在机房看的,那怎么是番啊?

我无数个日日夜夜调的,那怎么是代码啊?

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啊。

如果只转身就能回到那个夏天......

我不会再转身了。

迪亚波罗说,人类只有战胜了过去的自我,才能有所成长。我知道我必须做出诀别。从此,彻底地与 OI 说再见。

2018 年的暑假,我第一次知道信息竞赛这个东西。直到 2021 年,我只会语法。2023 年 1 月进入 wlzx 创新班时我还没学全普及组内容。2024 年 NOIP 退役。

我在 OI 上投入了了我的热爱与青春。陪伴我高中两年,OI,又何尝不是我的 Hatsukoi 呢?

Sayonara Hatsukoi.

12/1 Day ?

想了 15min 不到会 T2 了。考场上真的不敢去思考啊。

12/6 Day ?

下午第四节在教室电脑里查分。缓缓移开遮住分数的手,我看到,208 分,一分没挂。

我激动地拖着还不能用力的脚跳了。根本感觉不到痛啊。

三年划水,两年狂卷,我终于实现了曾经的我的理想,终于。

12/17 Day ?

中午上厕所回来,华狗突然告诉我出奖了,分数线 216。

我不相信。我拿过他的平板仔细看那张截图——那是海波 NOI 官网截图。浙江 分数线 216 获奖人数 161。没有看错。

过了十几秒,我才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记错的话——不,不可能记错,云斗榜上我是 167 名。我是二等奖第六名。

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得知最令人心碎的事实——卡线这种事,真的已经在我身上发生了。

一瞬间,大量的情感,大量的信息,大量的回忆掠过我的脑海。可当我再回过神来,却又似乎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

什么命运。

什么最开始早已注定。

什么实力与运气。

我根本就不想去相信。

我放弃了思考所谓的 原因 与 意义。因为我永远都得不到答案。但我一直听到一个声音:

可为何呢?

说得好。为何呢?

恰好 23 年的题与我的技能树不符。

恰好 24 年 CCF 大砍名额。

恰好 24 年我 T4 读错浪费了时间。

恰好 24 年的最后我放弃了拼 T3 的暴力。

......

再往前的事我已经不记得了。

12 月 6 日下午,强基培训结束后查分。当时知道一分没挂时的激动,好像又显得有些可笑了。

可笑吗?这就是我,一个自诩高水平,自恃甚高的 OIer 的 OI 生涯。

其时我翻 wzOI2023 的聊天记录,我看到 zr 提议晚自习训练时 czy 的发言:

私以为,复习了也拿不了一等,人各有命,没实力就是拿了省一也是没有用的,试问在座的经常考不到年级段前100,真的有必要或者有实力去搞强基吗?我认为大家都应该好好想一想,一周或许没什么,但时间也要花在刀刃上

去年他省四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惨,当时看着段话的时候也为他感到悲哀。但他今年拿了省一。多么讽刺。

其时我又看到学校平板的一言:

坚强,不是面对悲伤不流一滴眼泪,而是擦干眼泪后微笑着面对生活

——宫崎骏《风之谷》

在这个 |\Omega|=1 的世界,根据频率趋近于概率,一件事既已发生,于它的承受者而言,它就是必然事件——也就是所谓的 注定。

......

我又想了好多东西,到最后——发散的思维在将要重新汇聚时又离散开来,变成不成句的词语,再交织成铺天的丝线,将我困在其中,搞得我胸闷。

我感到头脑有些发烫了,我离开了教室,准备去实验楼逛一圈。毕竟下午还是要上课的。

我发现我来到了 1508 门口。沉默了一会,我输入了密码从 1506 的门进去了。

海波并不在 1506。然而当我来到 1508 时——

我在我的意识里看到了我自己。他坐在我的位置上。看到看到我来,于是摘下耳机,转过头来,对我说:

你愿意......和我学一辈子信息竞赛吗?

随后,我感到周围的空间有些扭曲:显示器和键盘合成了一体,像我小时候看到的没凝固的沥青——仿佛我要被送入另一个世界。机房的木板地板突然坍塌,伴随着一股 坠落感,我猛然抬起头——墙上的时钟告诉我现在是下午一点二十七分。午休还没有结束。

我环顾了下四周,确认没有吵到周围的同学。

原来胡思乱想想睡着了。可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一辈子啊。真是一个有份量的词啊。

后记

我不由得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OI 之于我,究竟时什么?

OI 是我的唯一吗?失去了 OI,我还有不算无聊的学校生活,还有能扯各种有的没的的几个朋友,还有能在其中找到 纯粹 的体验的音游——不同于以前,没了 OI 的我,并不是一无是处。

由于创新营期间我不曾花大心思学过文化课,曾经的我时常会想:假使我不曾搞过 OI,我会不会更好?我在潜意识里暗示我自己:我不后悔,我不后悔。可在一地鸡毛的处境之下,每当我想到活在别的 if 线的自己,便又没有了说出这句话的底气。

然而时间究竟是一切真理的试金石啊。恍惚间,23 年新春伊始空气中弥满着的鞭炮味已然消逝,取而代之的是 24 年严冬干燥的冷空气。

时光荏茬,高中已经过半,两年竞赛早已画上了休止符。但那又如何呢?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四个半小时四道题的比赛,想要在走过的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最终却还是被“结局”所困,只剩下声嘶力竭的呐喊。这真的是我所追求的吗?我追求的,是在学 OI 的“纯粹”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我自己——And in that light, I found deliverence.

我终于知道 OI 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件事的亲身经历。我终于欣喜地看到,从那一天开始停滞的时光,如今又开始前进了。

“一辈子”的分量为之过重,身为高中生的我尚且承担不起。两年竞赛,我愈发认识到有无数人比你更聪明,也有无数人比你更努力。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在周围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正如 UNDERTALE 游戏结束画面的语句:你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生有梦,各自精彩。大家有缘再见!

完稿于 2025.3.12.